惟公则颂 • 惟正则威
不怕路艰辛,敢为民做主
诚朴勤仁 只为法下平等、自由、公正
捍卫正义维护公平 优质服务为民解忧
敬业正直 无愧标兵
积攒大大的能量只为法庭上的据理力争
圣人能生法 不能废法而治国
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
水者火之备 法者止奸之禁也
正直敬业 据理力争
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
法大行 则是为公是 非为公非
正直敬业 据理力争 优质服务 !
答:通过报警方式来处理,如果你的伤情构成轻微伤,可以治安拘留对方,如果你的伤情达到了轻伤以上,可以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。律师费的话要看具体情况
答:打架致人轻伤二级,涉嫌故意伤害罪,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。如果五年里面做过牢就属于累犯,应当从重处罚,并且还不能判缓刑。
答:你好,已满十四岁,如果双方自愿发生关系的不违法,如果非自愿被强迫的,可以报警
答:1、不是的,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,虽然在缓刑考验期内不要求被收监服刑,但只有考验期满未违反规定,原判刑罚才不再执行。若是在考验期限内,违反法规或禁令情节严重的,或者犯新罪、发现判决前的漏罪的,会撤销缓刑,予以收监执行原判刑罚。2、如判缓刑,可以不在监狱服刑,但如缓刑期间违反法律规定,可收监执行。缓刑有考验期,如期间遵守规定,无犯罪则期满视为刑罚执行完毕。3、缓刑称暂缓量刑,也称为缓量刑,是指对触犯刑律,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、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,先行宣告定罪,暂不执行所判
答:1、组织、策划、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,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,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2、对积极参加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;对其他参加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。
答:帮助他人实施诈骗活动的,按以下情形判刑:(1)明知他人实施诈骗活动,为其提供信用卡、手机卡、通讯工具、通讯传输通道、网络技术支持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,以共同犯罪论处。(2)明知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,帮助诈骗分子转账、套现、取现的,按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追究刑事责任。
答:找人打电话威胁恐吓他人的,是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,可以给予行政拘留和处罚款,情节恶劣构成寻衅滋事罪。
抢夺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的,或者多次抢夺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
答:1、犯罪人满16周岁,在绑架过程中杀人,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,会被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,并处没收财产。
2、相关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
正当防卫,指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人采取的一种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。它应该符合四个条件:
一. 正当防卫所针对的,必须是不法侵害;
二. 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;
三. 正当防卫所针对的、必须是不法侵害人;
四. 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、公共利益、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、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,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,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,属于正当防卫,不负刑事责任。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,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。对正在进行行凶、杀人、抢劫、强奸、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,采取防卫行为,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,不属于防卫过当,不负刑事责任。
回复于 2022-07-12 15:25:51
感谢,您赞同了该回答!
1056508034
SWLS-00011
河南颂威律师事务所
微信公众号